首页>生活 > 正文

高地行思录⑧丨完备产业链引外资持续“加仓”

2023-07-11 09:46:13来源:大洋网

自伍子胥建姑苏城始,苏州已有2500余年历史,至今城郭之址未易,城内道路经纬多半如故。隋唐至晚清,苏州一直是我国华东地区的文化、经济中心。


(资料图)

吴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改革开放后,苏州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对古城、历史街区、非遗进行保护;昆曲、评弹、苏绣等苏州非遗获得了很好的传承,其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游客;古城以东的苏州工业园区让世界瞩目,截至今年3月,园区累计吸引高质量外资项目超5100个,10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了166个项目。这段“水乡阡陌”到“现代化产业新城”的蝶变史,生动展示了老城市新活力。

如今的苏州,古城脉络肌理未变,新区高楼大厦林立。苏州的发展经验,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。今天,就跟随广州日报“高地行思录”团队,一起去探寻这位高质量发展“优等生”的高分锦囊。

今天的苏州,一面是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一面是开放包容、创新进取的现代化都市,诠释着老城市新活力。图为平江路。

招商专业

产业热力图为投资者导航

自苏州古城出相门,过东环路高架,工业园区的标志性建筑“东方之门”映入眼帘。越“门”而入,便进入了一座汇聚世界顶级企业的“大观园”,园区内现代大道、中新大道、独墅湖大道两旁,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厂房和办公楼鳞次栉比。

1994年,中新双方签署合作协议,苏州工业园区正式破土动工。发展近30年,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,并连续7年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位列榜首。

苏州工业园区为何会成为外资高地?园区一家韩资企业的中方经理赵辉说,企业2004年来到园区投资建厂,“外资是有聚集效应的。往往一家企业过来后发现这里机会好,就会带动其他企业一起来。”

“苏州的供应链非常完备,这里的上游企业能供应绝大部分原材料,而我们的下游客户也在中国,苏州的区位优势很明显,紧邻上海、四通八达。”赵辉说,园区内很多跨国公司会选择在上海设立中国或亚太地区的总部,而将研发中心、制造基地或功能性机构落户在园区。“园区的创新环境是催人奋进的,我们几乎每年都要研发新品,产品已迭代了七八代。如今,中国工厂的研发创新能力甚至超过总部。”

谈到园区的营商环境,来园区投资20年的商人汪路也很有感慨:“苏州招商人员的专业性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。其他地方招商,通常只会告诉企业投资有哪些优惠政策,手续办理多么便捷。但苏州的招商人员不一样,他们会做大量功课了解这家外企的供应链、产业链,外企生产需要的零部件在苏州或附近哪里可以买到?外企的产品在中国都有哪些客户?待见到外企负责人,这些准备早已绘成一本手册呈上,“拿下”外企便顺理成章。对待我们中资企业,他们也是这样的。”

“我们就是要用产业链来招商,我们有‘产业热力图’,投资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,产业放在苏州哪里最好,哪里有企业所需要的上下游企业。”苏州市社科院院长王俊说。

待商友善

公平公正无事不扰有求必应

“苏州营商环境的法制化特点非常明显,作为一个地级市,苏州拥有多个国家级的法庭,如国际商事法庭、知识产权法庭等,这些法庭为外资企业解决商事争端提供很多便利,同时也营造了苏州公平公正的市场和法制化环境。”王俊介绍,苏州是江苏省第一个设立地方营商环境条例的城市,对营商环境提出过3个明确的要求——同样的条件成本最低,同样的成本服务最好,同样的服务市场机会最多。

“企业既然能挣到满意的利润,试问我们又怎会搬走或撤资?”赵辉告诉记者,园区管理方多年来都能秉持“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”的原则,这也让企业有了很好的发展。

在苏州工业园区,当地把外资引进来只是起点,园区还与外企建立起多层次、无障碍的沟通机制,帮助外企行稳致远。园区定期针对细分领域的外企召开沙龙活动,园区经济条线的主要领导会亲自挂帅现场听取外企诉求,解决问题。外企来到园区后,园区还会进一步帮助外企整合市场资源、融入本地产业链。

如今,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圆心、100公里半径范围内,制造业企业所需的几乎所有零部件都能找到,这样的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外资投资苏州的信心。

下一步,苏州工业园区将重点聚焦存量外资拓宽工作思路,加强与外资企业高层沟通和联系,通过赴外招商以及邀请跨国企业高层来华访问等,增强其对投资中国和园区的信心;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、自贸区建设、省级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等政策红利,持续支持园区外资加快本土创新和人才培养,进一步促进创新链、价值链、产业链的持续提升。

今年6月,《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营商环境建设方案》印发,方案通过持续优化服务、强化权益保障、深化制度供给提供全链条便利环境、为创新创业营造全过程安心环境、为产业发展创造全方位宽松环境。

今天的苏州,一面是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一面是开放包容、创新进取的现代化都市,诠释着老城市新活力。图为苏州工业园区。

规划超前

园区道路20多年几乎没再挖过

苏州工业园区还有便捷的生活配套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顶尖人才。

1年半前,汪路已将原本在园区的企业搬迁至南通,离开是因为达不到园区对企业税收的要求。但汪路如今依旧生活在园区,因为这里的各项配套是他不忍舍弃的,“我是安徽芜湖人,来苏州工业园区生活已经20年了,但我从来没见过园区挖过路,当初的设计、规划都非常超前,水、电、天然气、通信线路、下水管道都是一次性做好,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。”

“这里即使是节假日,也几乎很少出现堵车的情况。”汪路介绍,园区的规划是每三四个楼盘就会建一个邻里中心,让每个人步行5到10分钟就能够解决生活的一切所需。邻里中心里有各种吃喝玩乐,而园区道路两旁却不设沿街商铺,取而代之的全是绿地花园。此外,邻里中心附近通常都会建有小学、中学、幼儿园等配套,方便园区工作人员的子女教育。

汪路对园区的教育资源十分满意:“这里的师资力量是可以比肩北京上海。我女儿今年在园区上高二,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,老师很大一部分是清华北大的硕士、博士。”园区内还有不少国际学校,面向中外籍学生同时招生,这也为在园区工作的外国人省去后顾之忧。

“总部的韩国外派员特别喜欢来园区。”赵辉告诉记者,在园区,来自韩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家的外派员通常都会聚居在一起,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娱乐圈子,园区的现代化配套能满足一切所需,“他们不需要出园区,就可以在金鸡湖附近吃到地道的本国美食。吃完饭还能在金鸡湖、独墅湖两边绿道散步,欣赏美景,十分惬意。”

王俊介绍,苏州很重视产城人的融合。古城的护城河全部建有步道;独墅湖、金鸡湖都有环湖湖道,湖道之间互相打通、集中连片,游人可以从金鸡湖走到独墅湖。此外,苏州还遍布湿地公园,这样的人居环境让大家感觉非常愉悦。

广揽贤才

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免费住一周

作为一座地级市,苏州的高校及科研资源都不及附近的上海、南京。苏州又是采用何种方式吸引高端人才来苏,以支撑园区顶尖企业的用人需求?苏州又如何促进本地的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?

王俊介绍,异地高校毕业生来苏择业,苏州根据其学历和学校的不同,提供不同的政策待遇,“最实际的待遇是,外地的高校毕业生来苏州找工作,可以申请免费求职驿站,在驿站中居住1个礼拜。这对刚刚毕业没有收入的年轻人来说,是非常贴心的服务。”

而针对初创的科技型企业,苏州还设有“创业驿站”。驿站为企业提供1年免费的办公场地,并且每周这些企业都有在驿站进行路演的机会,通过路演吸引投资人看上企业的项目。这就鼓励年轻人来苏州创业,同时也促进了高科技创新向产业方向的转化。“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企业在‘创业驿站’中待不到1年就离开了,因为很多都被投资者看中挖走了。”

为了吸引国际人才来苏,苏州也出台了很多便利政策。王俊说:“苏州简化了针对境外人士的执业资格认证,只要境外人士在长三角区域有过任职,就可以认同,不必要再次审批。而在特定的产业,比如苏州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,其国际资格证书在国内具有同等的认证,这就保证了国际人才都愿意到苏州来。”

更为重要的是,苏州是千年书香之地,苏州籍人才众多,历史上诞生51位科举状元,如今又是院士之乡。截至2021年底,就有100名苏州籍两院院士。这让苏州在吸引院士项目、高科技项目落地以及顶尖人才方面有天然的优势。而苏州的商业文明同样源远流长,早在明代,这里便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,经商传统让苏州在招商引资方面显得自信从容。

苏绣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文化传承

立法保护古城风貌

面向世界推广非遗

和苏州人聊天,记者能感受他们自然散发出的文化自信和对城市的喜爱。这座城市富贵千年,既有面子,又有里子。

自京杭大运河而下至城市的西北角,便至唐才子张继《枫桥夜泊》诗中的寒山寺。

沿寺后枫桥路一路东行,过西园寺、留园、山塘街、护城河,一路古色古香,便至苏州古城的阊门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有言:“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,有城曰阊门者,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。”过阊门而入,虽无甄士隐宅邸,却正见桃花坞和唐寅故居、唐寅祠。日前,苏州相关部门正围绕唐寅IP开展座谈交流,通过“筑巢引凤”引入多元业态,进行古建筑载体活化利用,让唐寅故居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。

再往东行,便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北寺塔。为保护拙政园、留园等苏州园林的景观风貌,早在20世纪90年代,苏州便通过地方立法,要求古城中所有建筑高度不超过北寺塔塔尖,新建和改建的建筑都要保持苏式建筑的典型风貌。

过北寺塔再东行,便到了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。街区入口正是《平江图》碑,此图作于1297年,图中所绘正是南宋时苏州古城的场景,图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北寺塔、盘门、阊门、胥门、葑门等标志性建筑,图中的街道走向也与如今的大体一致。

沿平江路而行,但见小桥流水人家,沿街商铺琳琅满目:苏绣、苏式糕点……既养眼又可足口腹之欲;各类评弹馆、昆曲馆参差其间,观众只需买下一杯茶,便能在吴侬软语中享受视听之娱。

近年来,苏州在苏绣、昆曲、评弹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推广上颇有建树。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、苏绣非遗传承人姚惠琴告诉记者,她和姐姐姚惠芬已经授徒上千人,“我们除了深入苏州本地的学校教苏绣,还会定期前往全国各地做苏绣的短期培训班。等我们回到绣庄,全国各地的学员就会登门来学习,我们不会在乎他们的籍贯、性别,都会倾囊相授。我们和学员们说,希望他们学习苏绣的技法后,不要执着于苏绣,应该结合自己本地的文化和刺绣去进行创新。”

姚惠琴表示,她和姐姐共同创作的苏绣作品《骷髅幻戏图》曾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,向世界展示了苏绣的魅力。

记者手记

唯有坚定制造业立市 方能成就高质量发展

在苏州采访期间,记者深刻地感受到当地强劲的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动能。走进苏州工业园区,合理的规划配套和高端企业的集聚带给记者极大的震撼。事实上,苏州工业园区的模式也正在江苏其他地方推广,南通、宿迁等地都在建类似的工业园区,这些新园区通常都会让苏州工业园区的领导挂职,以确保其招商方式和营商环境不走样。同时,它们也承接了从苏州、无锡、上海外溢的企业土地需求,从而拉动本地经济迅猛增长。如今,南通已成为江苏第四座GDP破万亿的城市,宿迁的经济增长同样十分迅猛,正是得益于此。

江苏地势几乎都是平原,拥有充足的土地供给,加上沿海沿江,紧邻上海的区位,更让其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回到广东,无论营商环境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、区位交通条件其实都与江苏相当,江苏的先进理念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效仿。

苏州等地高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再次证明“制造业立市”的重要性,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配套,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治,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支持,并坚定“制造业立市”的决心,方能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和发展,最终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武威
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莫伟浓

标签:

责任编辑:

免责声明

头条新闻

最新新闻

精彩放送